还记得那些曾感动过你的个人主页吗

  中国的个人主页出现于1996年初。当时互联网刚进入中国,中文网站屈指可数,网上提供的中文信息少得可怜。在最早一批网民当中,有一些“不安分”的“网虫”,一方面为解无网可看之苦,另一方面也为了的好玩,于是着手建造自己的个人主页,开始了个人主页在中国的萌芽。
  从1997年到1999年,是个人主页在中国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在这个黄金时代,演绎过很多的网络传奇,有人从一个小小的个人主页开始,成为瞩目的商场精英;有人因为个人主页一夜成名;有人因为个人主页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而更多人的,因为个人主页而进入互联网行业。 
  2000年初,互联网泡沫经济破灭,连带很多免费个人主页服务纷纷关闭或只提供有限度的服务。很多原本很有名气的主页都在这个时期给清洗掉。个人主页从此走入了最“惨淡”的年代。 
  从2001年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事设计制作“个人主页”。从那时起,一场个人主页大战正式拉开帷幕,随着大家技术的不断增长,在此期间出现了一大批设计精美,内容丰富的“个人主页”。
  一个优秀的“个人主页”不同与一般的商业设计,首先从内容上看他没有太多的商业味,个人主页完全是站长个人喜好的直接反映,他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受其他人的干预,自己喜欢就做成什么样!当然,一个成功的个人主页不仅需要有精美的页面设计、更重要的是需要站长个人坚持不懈的维护下去!

在秋天的大路上晃荡

  有很多人可能正在去香山看红叶的路上。说实在的,我不觉得香山的红叶有什么好看,可能是久居城市远离泥土不曾亲昵自然太久了,当一片一片红色在视野里铺满,在这个秋寒的北京也许心里会暖暖的。这大概就是自然的力量,任何貌似强大的东西在物质和文明之外都是徒有其表。只是在拥挤的塞满人影的城市,能看得这么一泼醉人的红色,大概也是幸事吧。想想几何时,在家乡的小路上牵着一头老牛,阳春三月那漫山遍野的杜鹃红,或是六七月间那一望无际的油菜黄,又或是一垄一垄的碧绿的稻田,一畦一畦的飘香的麦地,还有湖面上接天避日的荷花……一切欣欣向荣都是大自然耕作的秩序,你辛勤的劳作并感动其中,才是至高无上的享受。
  累,客观的导致效率低下。烦,难以用语言表达。有人说,选择比努力还要重要。就是方向和方法的问题,想法第一,能力次之。如果你看准了一个方向,剩下的就是怎么去做去努力了。所以在选择方向上一定要坚定,因为方法却总是有的。人生总是会面临大大小小的选择,选择的对错决定了成与败、幸与不幸。
  PS:雨润生产的福润得烤鸭千万不要买。上回超市买的真空袋装的福润得北京烤鸭,售货员大妈推荐这种最好,是在保质期内的,打开袋却都坏了,又酸又丑,气得跑到超市理论。想起十一的时候还给朋友带过一只,直发毛,好害怕。顺便暴光一下家得宝超市(家世界)的垃圾管理体系,看着一副要倒闭的样子。
  饭:@#%$^&%$%##%$#@^:^
  客服:那我们给你退货吧。(说着要打退货单)
  饭:慢着。你给我先说清楚怎么回事,然后再想怎么解决。
  客服:我说不清楚,我先给您退了。
  饭:你说不清楚,你去找个能说清楚的人来。你去把买我的那个人找来。
  一会儿,售货员大妈来了。

More...

难得糊涂,随意就好。

  头痛。腰酸。精神萎靡,天也朦胧。闲的多了,脑子越来越迟钝,有时想写点什么,却呆住半天写不出一个字来,就像现在这样。所以,有些事还是要经常坚持的好,一撂下就永远撂下了。就比如说英语吧,我现在勉强能招呼几句,还是中学学过的,上次在楼下遇到一黑老外走过来问路,酝酿半天,幸好旁边的人过来解围,巨汗。前些天别人让我写份东西,本来对还满自信,几笔下去就慌了,太久没有动笔了,浑然不觉倒退20年。
  看自己04、05年的文字,真是空虚、无聊、清闲。那时临毕业,班上的同学都热火朝天东奔西走,有路子的跑路子,没路子的去考研。我什么都没有,没路子,又一无所长,可我却岿然不动,翘课,吃喝,玩游戏,睡觉,没有人管,自己一点也不着急,倒不是因为自信,也不知道因为什么,反正懵懵懂懂得过且过,大概还有点舍不得那时的生活。最离谱的是,有一回一觉醒来,看看表6点多,天还没亮,接着睡,不知道又睡了多久,被同学叫醒,才知道不是早上而是晚上,就这样饥肠辘辘的睡了一天一夜,头很痛,三天没回过神来。幸好还算聪明走运,没有光玩,毕业了和死党一起闯北京,一路披荆斩棘坎坎坷坷但还算顺利。
  话说回来,在一个岗位上做久了,尽管有一点点成绩,很快就厌倦了。激情就是这样被慢慢消耗的,就像齿轮的锋利一样,尽管你细心呵护保养,时间长了,它就会慢慢削蚀。而人不是机器,他变化的更快。有人说:激情的力量不是靠呐喊和握紧的拳头得来的。装是装不出来的,自我安慰骗不过聪明人,更骗不了自己。但是无论如何,在无趣中创造有趣,在无聊中探索有聊,学会自我安慰,这样才是最聪明的。就好比,无意中听到某大会上,某主席说,组织里加入了两位年轻的同志,一位54岁,一位56岁……大笑。其实当笑话听,也蛮好,这就是自慰的力量。
  难得糊涂,随意就好。

飞鸟与花:不可或缺之美









这么远,那么近

《你,山伯,英台》

你候鸟一样穿越城市不着痕迹
你看见花朵凋零入尘唏嘘不已
你始终没有走出梦中那间墙壁
你泛舟溪上倚梅而坐而风再起

从天而降的你
拂动花枝的你
窗前了望的你
落在肩头的你

《内伤》 

源于贪婪一个肥硕的甜果 
出卖珍藏已久的远古领地 
葵花一心向阳 
在镜头后面盛放 
遗失足以温暖一生的词汇 

有个娉婷神秘的女子 
高举哀怨的蓝旗 
来回进出你的伤口
穿破你的夜 
碎片 带着秋风 
飞旋于海 灰色的天空 

《远游》 

遥远的地方,我会有个家 
可以捎来粮食与温暖 
足以对恃 孤城的荒芜 
即便不能剔除所有的蒿莠 
不能扫去所有陈年的蛛网 
仍会坚持友谊的劳作 如同 
一起听海 泰山观日 青海吹笛 
让我们来到春天,来到绕竹弄青梅 

《这么远,那么近》 

信步迩来,时日渐次被敲打成 
细密的问候 勾兑虚无 
些许牵挂 已无从一一澄清 
穿上过去 沉重囚禁安释 
彼此 走向自己的遥远 
以及 频变的孤单

你一衣如雪 映透寂夜的光影
一边远去一边清晰的呼喊
沁入肺里 凉而干燥
我的梦境 在监守一座城池

让我们痛的,不一定是伤害

  天气渐渐变得凉了,水龙头流出来的水冰凉刺骨,打在脸上会把人从一夜的温热中拉出来。清醒过来,你开始盘算一天的生活,带着惶惑或者充满激情,离开那个还算安静温暖的小窝,绽放表情,步入喧闹的世界。寒流来袭,外面风带着刀子,劈头盖脸掀起你的衣襟,钻进你的肺里,沁入骨髓。改变是你始终无法阻挡的。这些年,我也由不适应到现在慢慢的习惯了,就像习惯任何其他的事情一样,这些习惯让人慢慢变得庸俗和萎琐。杜马说:我们由于聪明而变得狡猾,由于狡猾而缺乏勇气,由于缺乏勇气而渐渐萎琐。我们太过迷信物质的力量,自以为是。
  给你不死的力量,像山本一夫,还是害怕寂寞,害怕眼睁睁看着失去的痛苦。但是让我们痛的,不一定是伤害。多么痛苦的境况我们都经历过,并且我们都会找到自己消除压力的方式,至少回头一看,我们都像麦子一样在阳光下疯长着,而在这个冬天经历严寒,有益无害。
  我喜欢看那些人的成长日记,喜欢看漫画,喜欢那些跟自己性格完全相反的东西,这样可能让自己觉得年轻一点。有看高木直子的《一个人住第5年》,没有小女子的闺怨,而是寂寞的理想,淡定的生活,有奋斗的快乐。其实没有什么可以抱怨的,从别人身上我们看到了自己的缺点,看别人的过去我们想到了自己的未来,我们这么折腾是想给这个世界多少留下点念想。
  突然间变得很怕面对自己的年龄,因为最近总是被人有意无意的问起,倒不是因为更年的恐慌,只是它表明我已经没有太多的时间可以肆意挥霍了。那些自由散漫无忧无虑到处游荡得过且过的日子,是我欠债的银两,跳上青春的赌桌,我已经没有血本了。有人说,26岁是男人的更年期,因为一过25岁,你就会意识到奔三了,三十而立,这个古话责任重大。我突然意识到我已经老大不小了,而立只是一个5年计划而已。怎么去计划,可能你追求的愈多你失去的就愈多,但是又哪有时间让你去衡量得失呢?因此,有一个简单的目标就行了,比较容易实现,又不会激起膨胀的欲望,反观过去,我们是多么的欲求不满。心放平下来,你发现一切都是顺水推舟。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顾城告诉我们还原本质的重要,理想的路途都不会是一帆风顺,当树叶划着舞步在黎明前扭曲旋转,从坚硬的躯干探出柔软的臂膀,迎接她的将是清晨的第一滴雨露、第一缕阳光。
  看到身边的朋友大都有了归宿,真的替他们高兴。尽管时间会让我们慢慢变得遥远、模糊、没有引力、忙碌的各自追求自己庸俗的理想,但是有困难的时候一句“嗯,好的。”会让我卸下所有的不安,我想这就是幸福,幸福的时候他来只是想看看你。

素年锦时:蚀到骨骼的记忆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盛宴之后,泪眼荼菲。从汉口到达天津的火车上,对面的女子捧读的一本书,安的《素年锦时》,她寂然阅读的姿势恬淡而幽雅。列车反向行驶,不断的与故乡作着告别,山水的影子模糊不清,思绪总被列车的时速牵扯得丝丝寸断。
  这个假期,家里完成了一件大事,哥哥在家举行了婚礼。婚礼以家乡的方式进行,简朴而热闹。我1号从北京出发,经过学校作了短暂的停留,见了一个朋友。热。到处都在修路,出租车也涨价了,学生街两旁林立的店铺有些不复以前的样子,只是看到有些地方还很亲切,看到有些人还很面熟。去了以前的寝室,墙上还贴着当年的画,从窗户可以望见我龙飞凤舞的签名。从楼顶望见人工湖,中间耸立的没有名堂的灯塔,四围杨柳依依。东边三台河白玉蜿蜒,只是不再是以前清汤挂面的清澈。南边的长江大桥,气势依然。一切似乎还浅存着那时的气息,只不过都经不起时光的打量。
  过滤掉眼见的浮华,剩下的便是安静的日子。正如书上所说,但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从《告别薇安》到《莲花》,再到《素年锦时》,觉得安的书都是可以一读再读的。她是一个能够把私人细节体验放大的作者,没有很深刻的感情,但是可以随时拿起,淡然的笔触,但是力量可以蚀到骨骼。感觉身边有几本这样的书,在寂寞时可以随手拿起都会欣喜;有几个这样的声音,不开心的时任意播放都会平静;有几个这样的人,欣喜或难过的时候回头她一直都在,那就是一种幸福。